考研政治马原讲义:6.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
16一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
局限:
1、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马恩《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1、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马恩:“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2、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马克思:“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恩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当然,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